“壮观啊!我们这最适合无人机过来拍摄。”现在,村委会主任、书记刘天民对于如何宣传村子有了更多自己的主意。这份自信来自合作社发展后受到各界频繁的关注。“来拍摄、直播的、参观学习的客人多了,我们配合得也专业了。”说起这份“出镜感”的刘天民腼腆地笑了。
(资料图)
2020年武清区“农民丰收节”主场在武清区南蔡村镇粜粮务村设施农业中心举办。采访对象提供
这里是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粜粮务村。现在是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,但曾经也是结对帮扶困难村。这个天津北部小村,西临北运河,水资源丰富,交通便利,土地平整,耕地面积广。“粜粮”意为粮食交易之地,从村名的可以看出,自古这里就是鱼米之乡。现在这里盛产水果黄瓜、黄色火龙果、燕窝果、白草莓和口感番茄等特色果蔬,出粮地变身出菜地。
近年来,随着天津市“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”的走深走实,武清区利用京津冀区位优势在设施农业上发展迅速。仅南蔡村镇粜粮务村2000余亩设施农业,就引进知名农业科技企业投资、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打理、标准化种植品牌化销售;年产各类蔬果近1.5万吨,年产值超6000万元。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等产生的经营性收入60万元左右,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左右。
专业化种植让蔬菜卖到水果价
好水种好菜,是南蔡村镇粜粮务村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。但拥有好水好地的村子,为什么多年集体经济薄弱,村民人均收入低甚至成了需要结对帮扶的困难村?回忆起过往,村里农户道出都市城郊农业小户的痛点。“市场需求波动大,蔬菜这样的经济作物,没有规划种植,今年都种西红柿、明年都种黄瓜,始终形成不了产业化发展。”村民感叹,村里肥沃的土地,但没有增收的点子。
在乡亲们的召唤下,多年在外经商的村民刘天民回到村里发展蔬菜种植。他建起了天民蔬果专业合作社,组织155户村民入社,积极流转村内农用地,开展规模化种植。看到刘天民带着合作社发展的步子越来越大,村民也选举他为村委会主任、书记“一肩挑”。除了为合作社增收,为村集体增收,更成了这时刘天民最大的心愿。“我们村两委商议后决定,利用优质土地种植优质蔬菜,打造粜粮务自己的品牌果蔬。”通过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粜粮务村统筹各类资源向村集体经济上倾斜。现在,全村近90%的农用地流转完毕,其中1000亩耕地流转至天民蔬果专业合作社。
刘天民(右一)与村民观察农作物生长。
天民合作社智能大棚中蔬菜生长。
“有‘新风’有‘空调’还有智能灌溉系统贴身照顾,根据每种蔬菜的习性自动进行灌溉。智能玻璃温室里都是我们的金贵品种,有立体化水培韭菜、芹菜和实验果蔬。”刘天民介绍着50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。此外,占地1000亩的蔬菜种植园区还建有二代节能温室500亩,连栋冷棚70亩,年产各类蔬果7500吨。合作社学习了先进的技术,利用水肥空间立体种植、套种错峰种植等,番茄套种苦瓜、甘蔗套种西瓜,将时间、空间利用到了极致。
合作社中种植的美秀品种商品小西瓜。
去年“十一”期间,合作社最为热闹。种植户王桂玲选择的黑马蔗和美秀西瓜套种,每亩效益10万元以上。合作社种植的农产品,因选用品种好、种植技术高,获得市场认可。清脆的水果黄瓜、水培奶油生菜、墨玉小甜瓜、“不知愁”白草莓等被北京客户早早预订一空。特别是合作社与天津农科院合作种植的“小鹊登枝”口感番茄,从品种、标准化种植、品质把控到品牌营销都已走出一条成熟化路线。成为天津市武清区农业农村委打造的津农精品子品牌。现在,天民蔬果专业合作社也将这一模式不断复制,让蔬菜卖到了水果价格。
天民蔬果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多个品种口感番茄。
高端设施农业品牌果蔬的底气
“大屏幕播放的是四个季节,利用智能温室大棚种植多样果蔬的成果。”刘天民熟练地向天津市农科院都市所的专家介绍整个大棚情况。天津农科院的黄瓜、甜瓜等全国知名果蔬品种要放到天民合作社示范种植,这样的合作邀约,合作社里并不少见。
刘天民(中间)与村民们察看作物生长。
“我们总见科学家,他们也肯定了我们的种植技艺。”今年45岁的张友金是粜粮务村的村民,通过设施蔬菜种植,他买了汽车,翻修了老房。近年来,村里组织他和一些村民到山东等地学习农业技术,并在村内智能节水大棚中不断探索农艺经验。现在,他也成为附近村庄闻名的技术能人。“来学的我都好好教,有空的话周边村有事我们也去帮忙,主要是咱棚好,好多技术比较新。”张友金自豪地说。
合作社成员介绍智能温室中的无土栽培技术。
随着合作社智能设施农业的发展,也吸引到了农业科技类企业关注。现在村内种植园区又有了一块新牌“大禹节水智能种植园区”。作为全国智能灌溉的知名企业,大禹节水公司给粜粮务村带来技术和资金。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流转交易,粜粮务村1075亩流转至该公司的种植园区。园区优先录用村里人员务工和作为管理层。现在,村里在园区从事高层管理人员月收入上万元。“村里没有闲人,老两口一月收入加在一起也有七八千元。”刘天民介绍,从原来没有村里人参加合作社,到现在许多村里年轻人从事销售工作。
天民合作社内的智能温室大棚。
大禹节水给园区进行统一的智能化灌溉系统设计。各个栽培容器在立体架上整齐地排列着,一个个小喷头温柔地给植物根部“注水”。粜粮务村党务工作者赵海波介绍说,“这是大禹节水(天津)的节水灌溉设施,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,实现‘私人订制’的灌溉模式。传统的大水漫灌很多水是被蒸发掉的,作物真正利用的水量很少,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植物根系直接吸收水和肥料。”通过智能管理,大禹节水智能种植园区600个智能温室大棚,仅需150个村民就能够管理。目前,千余亩智能温室中种植十余种优秀品种果蔬。
粜粮务村开始着眼于农文旅融合发展。
随着果蔬品种越来越多,粜粮务村开始着眼于农文旅融合发展,在园区开辟了300亩核心体验区,承接采摘、团建、研学等项目。前不久,河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就来到粜粮务村专门进行蔬菜生产“三品一标”学习。村内园区集生产示范、科普教育、实践实训、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,成为天津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点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