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南京金银街,总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——新潮的“集装箱”集市开在老街上,与居委会为邻的是一家名为“talking”的酒吧,酒吧门前还摆有盆景地摊。这个位于南京大学附近的老街改造项目,如今已成了“网红街区”。老城织补式更新的背后,是当地深耕文商旅融合、激发消费活力、推动产业升级的多重发力。城市像景区,园区变公园,南京市鼓楼区正在不断为老街老巷注入新活力。

贺国庆与南大留学生攀谈。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

老街打造新景,成就“网红打卡点”


(资料图片)

做过建材生意的贺国庆对奇石、盆景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。眼看到了要退休的年纪,他干脆把爱好当主业。金银街改造完成后,老贺选择入驻。“两个摊位看不过来,就想到了‘自助售卖’的主意。”贺国庆开了个“无人看管”的自助摊点,还贴出了微信二维码,营业额日均达到了千元。

“金银街旁边就是南大中美文化研究中心,最近接触了不少老外。”贺国庆说,今年年初,文旅行业回暖,高校附近不错的人气和浓厚的文化氛围,他的地摊生意风生水起。

为老街造新景,将古老文化符号和现代消费习惯结合,这种街区氛围很快引来年轻人的追捧。据金银街街区运营方统计,正式开街两个月以来,这条200米长的街巷,单日最高客流量达8000人次。

曾几何时,金银街也曾是寻常巷陌。为了驱动“消费马车”,鼓楼区提出要统筹品牌打造、环境升级、氛围营造,进一步丰富金银街、上海路、新街口“西北象限”等特色消费街区功能业态,培育更多消费“网红打卡点”。

“金银街是南京留学生最早的集聚地之一,但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掉队,不论商业业态、空间管理、服务品质方面都亟需提升界面和人气。”鼓楼区商务局副局长陈贯源介绍,“一方面通过城市更新提升街区形象,营造年轻人喜爱的艺术氛围;另一方面结合街区气质开展传统节日、学生实践、潮流文化、公益活动等,让流量成‘留量’。”

五一假期,鼓楼区将消费促进相关活动办到下关滨江。通过引入洲际滑板公开赛、潮玩主题市集、迷你音乐节等独特IP,用一场“潮玩节”让老下关再现热闹景象。

“有着百年商埠美誉的下关,是南京城市化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。过去,这里洋楼林立、商贾云集。为了重现盛景,我们启动了下关滨江岸线‘复兴计划’。”下关滨江商务区产业发展与招商处处长曹琳介绍,目前岸线已梳理出1.2万平方米的可利用载体空间,未来将重点引进一批快闪店和主题店。老街区的吸引力在于它骨子里的文化气质,在招商方面,他们将更加注重文化气质沉浸式体验传统与现代、历史与现实、文化与文明的相互交融,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重温城市的过去。

南大周边“变形”提速,颐和路十一街区焕新开街,南艺后街·鼓楼水岸艺术街区活动精彩迭出……构建新场景,发展新经济,鼓楼区去年以不到南京市1%的土地面积贡献了1/8左右的经济体量和消费总额。

焕然一新的“红创Park”产业园。鼓轩摄

园区融入城区,以产业营造风景

红色砖墙、挑高厂房、林荫步道……走进鼓楼区小市街道黄家圩41—1号院落,仿佛步入城市“记忆之门”。60多年前,这里作为“南京战斗机械厂”,为全市工业生产做出过巨大贡献。不久前,这个“服役”多年的老厂区又以“红创Park”产业园的身份“二次创业”。

“时代浪潮下,这处载体在上世纪80年代转型为开发全液压凿岩钻车的机械工厂。企业后续又经历了国有企业改制,产线外迁,这处位于主城黄金地段的载体逐渐沦为低效厂房。”园区运营方南京新苑众创空间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姜荣介绍,不甘于落后现状,企业在2019年主动提出要“改造厂房载体,重塑经营理念”,黄家圩41—1号院落载体再迎升级。

焕然一新的“红创Park”产业园保留了原先厂房“高挑高”“低容积”“四面通敞”的基本框架。园区以原厂红砖为主要设计元素,使用多种红色材料,用时代色彩诠释工业的粗犷美与力量感。同时,通过对房屋建筑和树荫林道进行空间重塑,园区整体的功能和品质都得到了有效提升。“红创Park”的招商工作刚启动不久,已经吸引了一波企业和首店入驻。

“与其他城市更新项目最大的区别是,‘红创Park’是企业主动寻求的改造,更新所产生的费用由企业承担。”王姜荣说,没有“等靠要”,企业敢于出资“放手一搏”,其信心来源于身边层出不穷的成功范例。

与“红创Park”产业园仅相距5公里的幕府创新小镇,由南京长安汽车厂的生产车间改建而来。站在园区门前远眺,一路草木葳蕤,浓荫葱郁。低楼层、清水墙,红砖风格办公楼宇掩映在绿树成荫的园区内,恍若置身一处园林。

从入住率和产业类型来看,这类载体颇受商务商贸、新型都市工业企业青睐,已成为相关产业的重要承载地。

早在2018年底,南京出台推进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,提出打造城市“硅巷”。在此背景下,鼓楼区针对老城区空间问题,将城市“硅巷”作为推动全域创新的关键支撑,围绕“一圈双轴多点”发展布局,即打造环南大知识经济圈、模范马路“研发产业轴”和虎踞路“文创产业轴”,发挥中电科集团、南京财经大学等一批专业化科研机构核心点位支撑作用,为老旧街区焕新提供动力。

“一个个城市微更新项目就像‘针灸’,具有十足的示范意义。一个穴位,一点刺激,疏通的是整条经脉,激活的更是整片区域。”红五月硅巷项目总经理卢德智说,作为鼓楼区环南财硅巷建设的重点项目,红五月硅巷由老旧机械厂区升级而来。在硅巷打造之初,他们便参考了鼓楼同类项目经验,希望既将载体打造成符合现代高科技企业生产、办公的特色园区,又能将其建设成示范性无边界生活休闲区,为周边居民提供便民化、宜居化、安全化的生活空间。

“我们向公众敞开大门,解决了洪庙巷通行难问题,新建机械停车楼,保障了园区客户和周边居民的停车需求,让更多市民共享发展成果。”卢德智说,每每看到周边居民来园区散步、跑步,他便生感慨,处处皆景,这才是有机生长的老城该有的魅力。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