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朝天门,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,历史上有无数巴蜀有志青年从这里出川东去、追逐理想,这些俊杰中有一人格外亮眼,他就是“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”的“诗仙”李白。
李白生平两次在重庆短暂停留,一次是25岁壮志豪情、仗剑东去,一次则是58岁暮年流放、蹉跎西行,让我们一起聊聊“诗仙”李白和重庆的渊源吧。
(资料图)
唐开元十三年(公元726年),25岁的李白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”时,第一次到重庆,写下《峨眉山月歌》:
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
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
随后,李白经渝州(今渝中半岛),过涪州(今涪陵)、忠州(今忠县)、南浦(今万州)、夔州(今奉节), 行至三峡口,见当地有年轻妇人送丈夫乘船东去经商,依依不舍,泪如雨下,李白深受感动,仿那位妇人口吻写下《巴女词》:
巴水急如箭,巴船去若飞。
十月三千里,郎行几岁归。
那时,川内青年才俊要出川报国,必出夔门,这个夔门就是瞿塘峡。
(夔门天堑)
李白行至夔门时已入冬,三峡封航了,满腔抱负的他,被困在夔门,为解苦闷,他写下了 《宿巫山下》:
昨夜巫山下,猿声梦里长。
桃花飞绿水,三月下瞿塘。
雨色风吹去,南行拂楚王。
高丘怀宋玉,访古一沾裳。
被堵在夔门的李白看到宛如仙境的三峡美景,颇为感叹,于是用一个冬天游玩了涪陵、万州等地,留下诸多诗句和传说。
相传李白游涪陵时,在城西江边,乘小船渡江,他渡江的地方,后来改名为“李渡”。明代学者、藏书家曹学佺在《万县西太白祠堂记》中记述:“涪陵有渡曰李渡,以太白曾渡此”,由此判断,“李渡”因李白在此渡江而得名。
除涪陵外,万州也是李白深度游过的地方,相传他小住于万州西岩之上、每日读书饮酒,西岩后得名“太白岩”。
《名胜志》记载:“西山,去县城三里,有’绝尘龛’,相传太白读书于此”。
李白第二次到万州,则是33年后了。那年李白在流放途中,经过南浦(今重庆万州),因跋涉劳累后病倒,在万州休养,这段时间里,李白写下了《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》:
白鹭拳一足,明月秋水寒。
人惊飞远去,直向使君滩。
李白一生作诗千余首,被后人奉为“诗仙”,除了“诗仙”以外,李白还有个名号---“酒仙”。李白是出了名的“好酒”,越喝酒,作诗的灵感越多,“人生得意须尽欢、莫使金樽空对月”、“抽刀断水水更流、举杯消愁愁更愁”、“举杯邀明月、对影成三人”等千古名句,都是李白酒后吟出。
酒给了李白灵感、也间接毁了李白前程,“诗圣”杜甫的《饮中八仙歌》里就写到“李白一斗诗百篇、长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来不上船、自称臣是酒中仙”,可见为官后的李白依然清高,且经常宿醉于街店,醉酒后,甚至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。入朝后,嗜酒如命的李白,经常不上班、还借酒劲口无遮拦,犯了诸多大忌,受到各方排挤,最后被迫“辞职”还乡。
历史上,李白嗜酒,误了前程,现如今,因为酒而发生的悲剧同样比比皆是,最常见的就是“酒驾”,虽然“酒驾”的情况在逐年减少,但仍有人心存侥幸、铤而走险,从而付出惨痛代价,所以“喝酒不开车、开车不喝酒”,是驾驶员的底线。
如今机动车已经普及,安全驾驶尤为重要,驾车时一旦出现违法情况,务必及时处理,为了让广大驾驶员朋友更便捷的处理违法事宜,重庆公安“警快办”将日常高频出现的机动车违法处理业务搬到线上,一部手机即可办理,具体步骤如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