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有哪些?一起看看吧!

1.生物鉴定法,其特点是待检样品不需很纯,主要用于定,共有10种:(1)抑菌试验;(2)对微生物遗传因子影响试验;(3)细菌发光试验;(4)荧光反应;(5)组织培养检测法;(6)鸡胚试验;(7)鸭胚试验;(8)鳟鱼试验;(9)植物试验;(10)饲喂实验动物试验。生物鉴定法是利用AFT能影响微生物、水生动物、家禽等生物体的细胞代谢,来鉴定AFT的存在。其方法专一差,灵敏度低,一般只作为化学分析法的佐证。

2.化学分析法,最常用的为薄层层析法(TLC),适用于粮食及其制品、调味品等AFB1的检测,主要是半定量。利用AFB1具有荧光的特点,提取和浓缩样品中的AFB1,用单向或双向展开法在薄层上分离后,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蓝紫色荧光,根据在薄层上显示荧光的最低检出量定量,其灵敏度为5μg/kg。由于薄层层析法测定AFB1不是很专一,因此样品中其他荧光物质的干扰造成测定误差。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确定:一是用多种溶剂系统展开,可将AFB1、G1及各种AFT类似物分开;二是采用层析斑点的化学试验,将样品提取物用甲酸亚硫酰氨或三氟醋酸处理,用衍生化的方法将AFB1与其类似物分开;三是层析斑点的物理试验,可根据紫外吸收光谱,红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屏光谱的差别,将非黄曲霉毒素和AFT分开。

那么,黄曲霉毒素可以代谢出去吗?

黄曲霉毒素,属于较强的化学致癌物质,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,导致食物霉变,如果摄入量较少,多数可以通过自身免疫系统逐渐代谢或清除,通过呼吸、尿液、粪便形式排出体外。但是如果机体存在黄曲霉素蓄积,对人体危害较大,可影响细胞代谢、造成基因变异,可诱发肝癌。

如果不慎摄入较为大量的黄曲霉素,亦可引起黄曲霉素中毒,出现厌食、呕吐、腹胀,以及胃肠道出血的表现。此时不能等待自然代谢,应该避免再次摄入,并且尽早就诊,否则可能导致肝脏的严重损伤。早期可以通过催吐、洗胃甚至灌肠的方法,使黄曲霉素尽快排出,同时需要保护肝功能,例如口服或静滴D-葡萄糖醛酸内酯,亦可选用能量合剂静滴。如果肝脏损伤严重,需要尽快肝病科就诊,积极治疗。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