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需要低头工作的人
经常会觉得颈椎
僵硬酸痛不舒服
以为是颈椎病
但很少人知道
这“颈椎病”实际上有可能是肿瘤在作怪
家住广州云浮的王红(化名),
是一名“资深”颈椎病患者,
脖子僵硬酸痛也没太在意,
最近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
脖子僵硬酸胀不是颈椎病的锅,
而是椎管处长了个巨大的哑铃型肿瘤!
今年34岁的王红,
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当地一窗口单位工作,
大概从两年前开始,
爱岗敬业的她就隐隐约约感觉
脖子有点僵硬和酸痛。
刚开始,王红以为这就是颈椎病,
于是半年前她开始
到当地诊所接受理疗,
连续按摩、针灸了一个多月,
也吃了不少中药,但效果不明显。
今年1月初的时候,
情况更加严重了
“手脚逐渐没力量脚抬不起来,
也走不动”
家人赶紧将王红送到广州的医院治疗。
经过检查发现,
王红患的果然不是颈椎病,
而是在左侧颈1-2段椎管处,
长了一个4公分左右的巨大哑铃型肿瘤。
所幸治疗及时,
医生为其实施手术,
将肿瘤完全切除后,
王红的症状明显好转。
医生特别提醒,
一些脊髓内的肿瘤早期症状
往往被误诊为颈椎病、腰椎增生等,
如伴有肢体麻木无力、走路不稳等症状,
都要到医院及时就诊。
如果明确诊断后,
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,
尽早去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手术。
综合:广东公共DV现场、看看新闻
来源: 新闻坊
【来源:光明网】
推荐内容
-
男子经常洗脚采耳 竟患上真菌性外耳道炎
-
河南省职工医保将迎来大变革 6月底前全面启动实施
-
突发性耳聋的年轻患者呈增长趋势 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
-
电子体温计迎来市场的“春天” 抽检产品不合格率却较高
-
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率约为1‰-3‰ 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
-
老人出现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 也可能是药源性震颤
-
孩子不吃饭、挑食、偏食,家长该如何做好合理喂养?
-
嘌呤摄入过多易引起痛风 六个小窍门教你轻松避免
-
心梗年轻化亟需大众重视 识别心梗注意这八大症状
-
春季正是感冒高发季节 防感冒祛风同时要祛湿
-
突击健身无异于“暴饮暴食” 适度运动的“7”要点要牢记
-
辽阳推进药品经营企业血液制品追溯体系建设 做好追溯扫码工作
-
节日易引起肛肠疾病 须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
-
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基层服务量持续增加
-
国家卫健委: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医保等信息标准体系
-
抗炎饮食走红网络 多样化的饮食方式才是抵御疾病的最好“武器”
-
吉林省药监局提出17条措施 促进药品流通企业创新发展
-
4个元宵等同于1碗米饭?这些人群要慎吃元宵!
-
河北安国不断推出中医药新应用 打造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
-
春节过后消化不良、胃痛患者居多 这6个“护胃”建议要牢记
-
春天养生先养心 保持愉悦心情、注意清淡饮食
-
冬春季运动要小心,进行这些运动才最稳妥!
-
冰雪运动要格外注意安全问题 受伤后应采取“RICE”紧急处理原则
-
遇到异物卡喉怎么办?海姆立克急救法学起来!
-
一氧化碳中毒进入易发高发季节,出现何种表现应该警惕?
-
使用VR产品对视觉健康有损害吗?这个问题有了答案
-
冬季手脚冰凉暖不热 这些妙招学起来
-
颈椎病也会“打游击”,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!·
-
冬季滑雪要注意 提前学习如何处理这5类滑雪运动损伤
-
2021年夜间用药年度观察报告发布 超4000万人在深夜买到药
-
首次中成药集采展开 常备药、常用药的价格将更“亲民”
-
医疗保健领域五大技术趋势发布 个性化医疗等将迎来高速增长
-
“十四五”全国眼健康规划发布 聚焦重点人群和重点眼病
-
眼睛干涩、治疗效果不明显,不妨去看看风湿科?
-
冬季鼻子容易出血 四招正确止血方法需了解
-
手指出现这些症状要重视 可能是心脏发出的“预警”
-
车轮上的英雄 基层人员坚守岗位为西安人民送关怀
-
咳嗽高发季如何快速止咳?按症而为、先宣后补
-
四分之一常用药会破坏肠道菌群 科学用药免受疾病侵扰
-
高龄生产发生率提高 专家建议: 生三胎最好在35岁之前
-
老年骨质疏松该怎样“冬养”?一定要注意背部保暖!
-
我国淋巴瘤发病率逐年提高 部分治疗不及时不规范
-
冬季手脚冰冷?不妨试试这些中医“护阳大法”!
-
颈椎病、肩周炎……不妨体验下针灸治疗法!
-
贵州稳步扩大“两癌”检查覆盖面 提升基层“两癌”检查服务能力
-
我国宫颈癌防治中面临诸多挑战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
-
山东搭建全省统一健康信息平台 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
-
内蒙古将健全托幼服务供给体系 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
-
新版医保目录正式启用 极大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
-
江苏提出19条细化措施 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